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傳記類
編年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候补知县吕兆璜: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到任署事,十九年六月初一日交卸.

  奏调江苏补用知府、 候补直隶州知州胡传:
光绪十九年六月初一日到任代理. (第 13 页)
  光绪十七年下忙,署理知州吕兆璜始开征.光绪十九年八月,三次台风大雨,水冲田一百二十五甲八分九釐二毫一丝一忽一微,经代理 知州胡传
丈量造册,详请豁除额赋;应豁除额征银六十三两七钱五分六釐八毫零三忽、加一补水银六两三钱七分五釐六毫 (第 45 页)
  斯时,李阿龙于花莲港新城淘取金砂.不数月,文武官员有知,阻其淘而封之.
  于光绪十九年癸巳正月,张兆连交卸,后元福接统.六月,吕兆璜交卸, 胡传
接任台东州;是月,后元福病故, (第 85 页)
胡传
接统.台东知州与后军统领, (第 85 页)
胡传
一人兼之;治法颇平,军令颇严.欲开新城金砂,业已禀明总督;在任一年馀,金砂未及开办而归.后张振铎接任 (第 85 页)
   弁 言

   胡铁花先生
在台湾时的日记和禀启,于民国四十年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印行,叫做「台湾纪录两种」,为「台湾丛书」第三种 (第 1 页)
  本会主任委员黄纯青先生平素景仰胡适之先生的道德文章,曾读适之先生四十自述,知其令尊铁花先生官台东州时,著有台湾日记。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春,适之先生来台,三月二十六日会于晴园。闻遗稿犹存,因请借抄,适之先生喜诺。
  去年十月,本会的「台湾丛书」编印了第一种稗海纪游和第二种恒春县志,而第三种便打算印 胡铁花
日记,当由黄主任委员写信去纽约徵求适之先生的同意。到本年一月末尾,便得回音。又隔一月,即二月二十三日 (第 267 页)
,始得钱思亮先生带来的台湾禀启存稿及 胡铁花先生
家传。为了说明接洽此项丛书出版的经过,且将适之先生前后两信抄录在这里。(前一信是后收到的,但仍列在前 (第 267 页)
面。)
    纯青先生:
    去年接到先生十一月八日的手书,提议要把先父 铁花先生
的台湾日记付印,作为台湾文献委员会丛书的第三种。此事我当然同意;并且感谢先生与文献委员会诸公的好意。 …… (第 267 页)
                     四十年一月二十二日。
  本年三月初,我们把台湾禀启存稿及 胡铁花先生
家传全文重抄好,并详加校对了,又将日记也重校了一遍。而剩下的工作,便是怎样去编排了。
  依照我们的 (第 269 页)
初意,本拟单出 胡铁花
日记的。后来看了台湾禀启存稿,觉得有许多地 (第 269 页)
方,内容比日记更详,史料价值也大。因有合刻一本之意。于是本会副主任委员兼总编纂林熊祥先生,初拟名为 胡铁花先生
台湾遗著二种。继乃改定为台湾纪录两种(亦尊重适之先生意见故也。)但仍照预定计划,首列家传代序,次列日 (第 270 页)
记,再次列禀启。日记原题 胡铁花
日记,是经罗尔纲先生(他是适之先生的高足)编校一过的。据适之先生说:『先人的日记,保存的共有十五年之 (第 270 页)
多』。而有关台湾部分,不过佔其间的三年又五个月而已。罗先生不知道后来要出台湾日记(此名是适之先生定的),所以他所校编的日记全名是 胡铁花
日记,而且分卷自也不同。他当时分的卷数,从光绪十八年元月起的为第十一卷,从光绪十八年五月十九日起的为 (第 270 页)
  今年五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刊行胡适之先生的父亲铁花先生有关台湾的两种遗著:一种是台湾日记,一种是台湾禀启存稿,汇刊为「台湾纪录两种」。在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二日、初五、初六日和三月初一日的日记中,我发现铁花先生还写过「台东州采访修志册,」而这本采访册就列在当时纂修的台湾通志(稿本)卷十九和卷二十。于是我在八月十日公论报的台湾风土第一四一期发表了一篇 「胡铁花先生
与台东州采访修志册」,并寄给 (第 279 页)
胡先生
一份。在那篇文中我纠正了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对这本采访册撰人推测的错误;我介绍了采访册的内容;我也列 (第 279 页)
举了册中关于 铁花先生
本人的事迹;我又认定通志卷二十七台东昭忠祠所附「文武员弁勇丁名册」也是 (第 279 页)
铁花先生
所拟的;最后我说明在通志其他卷内,还有转载台东州采访册的地方。稍后,我又托学生钞了一份「台东州采访修 (第 279 页)
志册」和「文武员弁勇丁名册」,一并寄给 胡先生。
(第 279 页)
胡先生
读到我的短文,收到采访册钞本,非常高兴,他写信告诉我他身边还有他父亲的文集钞本,不过不是自己编的,内 …… (第 279 页)
」一篇,共二千五百馀字,其中书后佔七百五十字,和采访册的建置沿革相同,更足證明采访册是他父亲的遗稿。 胡先生
把他父亲的那篇遗文钞了一份,用采访册仔细校了一遍,然后寄给我,要我作一序 …… (第 279 页)
跋,送大陆杂志发表。可是我收到后,发现有些疑问,同时我又参考了光绪五年夏献纶的台湾舆图并说,于是我把 铁花先生
的遗文和 (第 280 页)
胡先生
的校语,重钞一份,再寄到纽约; (第 280 页)
胡先生
又校改了几处,再寄回给我。因著航空事业的进步,为这篇文字,我们信件来回了六、七次,这篇文稿也在中美间 …… (第 280 页)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刊印「台湾纪录两种」时,如把禀启存稿依照日子,印在当天的日记后,岂不更便于稽考?我曾举一例告诉 胡先生。
日记卷一、光绪十八年四月初五日日记,有一句说:「城中及城外无安靶处」,罗尔纲先生在「及」字下注说:「 (第 280 页)
纲按及字疑为云字」,大约罗先生以为城中不能安靶,所以有此注;但若一查同年同月初九日的申报文件,记初五日巡阅凤山军营说:「因城内外无空地可作操场,是以点名而未校靶。」此处所说「城内外」和日记所说「城中及城外」完全符合。 胡先生
第一次回信,对于把禀启存稿依照日子印在当天的日记后,说:「此意我完全赞同。」又说:「先生所举『及』字 (第 280 页)
一例最确。」第二次回信说:「先人台湾纪录,我依照先生指示,用印本剪贴,重编为台湾日记与禀启三卷。」因为 铁花先生
自编年谱,到四十一岁为止, (第 280 页)
胡先生
近来正在替他父亲续编年谱,主要的步骤,是先把他父亲的诗文禀启编入日记。所以 …… (第 280 页)
文又多无月日,当先考订诗文各件的年月日,然后尽可能选择材料为年谱之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流寓海外的 胡先生,
是怎样的不忘他已故的父亲、不忘台湾和他一贯的治史方法;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父亲是怎样的能在五、六十年前, (第 281 页)
  秋九月丁丑(十六日),谕:『邵友濂奏「请调员差委」一摺,前陕西凤邠盐法道顾肇熙、候选知府蒋斯彤、江苏候补直隶州知州 胡传
、候补知县汪瑞曾、叶意深、贵州候补知县邓嘉缜,均著发往台湾交邵友濂差遣委用。该部知道』。
      (第 166 页)
  二十日(庚戌),命闽浙总督兼理船政大臣卞宝第来京陛见,以福州将军希元兼署闽浙总督、兼理船政大臣。
  二十八日(戊午),江苏巡抚刚毅奏:釐务、洋务需人,请将奉旨发往台湾差遣之江苏直隶州 知州胡传
、知县汪瑞曾仍留江苏。得旨:『台湾差遣需人, (第 250 页)
胡传
等著仍遵前旨发往』。
               (--以上见「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三百六。) (第 250 页)
  密。澎失蒙恩免罪,愈悚惶。谕旨垂询台营布置,台防分南、北、中三路:守北路,基隆提督张兆连,基隆后路道员林朝栋,沪尾总兵廖得胜,沪尾对岸都司黄宗河,沪尾后路守备李效忠、苏渑、参将沈祺山;守南路,刘永福、台湾镇万国本、恒春都司邱启标、嘉义总兵陈罗;守中路,道员杨汝翼;守后山,台东 知州胡传。
此外小口十馀处,或一、二营不等。原设防番各营,不能撤动。杨岐珍往来基、沪,办事和衷;所部扎基、沪,留 (第 249 页)
,中国始有方伯;前此未有也。若论强大齐为之首,桓十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 胡传
云下告方伯,则矣。文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当是时晋襄公即方伯也,亦云下告方伯,尤 (第 634 页)
  「季考戒作五经文童生示略」:『通经难,通「五经」更难;然未有不遵先儒训解,而可号通经者。「易」必遵本义,兼读程传;「书」必遵蔡传,兼用「大全」;「诗」必遵朱注,并采「小序」;「春秋」必遵 胡传,
「礼记」必遵陈浩集说:此皆现行功令无容异者。顷所试「五经」题,尔每题一文,殆欲博淹通之名;试自思文内 (第 69 页)
  二十九日亥刻钦奉闽督转传电旨,圣主垂念孤台,涕零感激!澎湖电线,旋报修通;该处文武来电云:见轮船两、三偶过,在数十里外,难辨认为何国船。顷接台东州 知州胡传
禀报:本月十九酉刻,见倭三轮停于红头屿、火烧屿间;午旋驶去。彼轮游弋台洋,自在意中。伏维敌踪既入台境 (第 148 页)